第37章 祁东小镇

+A -A

山高不见顶,只显半山云,峰峭如直臂,苍鹰莫敢凌。

  这首诗描述的便是以险峻著称的祁山东麓,铁臂剑门就在那陡峭如直臂的东麓群峰之中。

  苍鹰也飞不过东麓的山峰,但在二月早春,却有无数的应试者汇聚在这里,欲要飞过应试的高山,成为铁臂剑门的弟子。

  铁臂剑门两年一试,每一试仅仅招收百名弟子,考生不限地域、不限男女,不限年纪,只要无门无派便可。

  看似没有什么门槛,其实铁臂剑门对考生灵修潜质的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。

  而区区百个名额面对的不是祁州行省,也不是大楚王朝,而是整个轩辕大陆,除非确确实实拥有罕见的潜质天赋,又或是某些权势滔天的门阀宗族的子弟,这种一等一的大宗门真不是自认能进就真得能进的。

  山间飘着朵朵白云,白云下的官道如同一根蜿蜒的线,一匹老马喘着粗气站在这道线的最前端。

  马上的两位少年看着视线尽头的一座小镇,想着三个多月来的一路艰辛,便忘记了身上的疲惫,露出愉悦的笑容。

  “我们来了,祁东镇!”

  杨不武放声大喊一声,声音在山间回响,传递到很远。

  木大元憨憨地大笑起来。

  他们的马车在西麓劫案中被砸得稀烂,幸好有一位同行旅者分出一匹老马给他们,才终于没有耽误应试的行程。

  祁东镇很小,只有百来户猎户和仅有的一家酒肆,因为地处偏僻,连家客栈都没有,也许因为它与铁臂剑门的特殊关系,才被官府冠以镇名,但只从环境上看,实在是很难将其与一家大宗门联系在一起。

  然而,如果登上镇南那座高高的临渊石台,再抬头仰望极远处那七座似要洞穿天穹的雄峰,一定会生出景仰向往的感慨,因为铁臂剑门就在那七座雄峰之上。

  实际上,愈发接近祁东镇,杨不武和木大元就越能感受到浓烈的应试氛围,沿途不时可见自信满满的考生和他们同向而行,但遇见更多的还是失魂落魄的少男少女与他们背向而去。

  天际渐渐暗淡了下来,群山环抱下的祁东镇似乎披上了一件灰蒙蒙的厚衣,百来间木屋错落地建在平缓的山坡上,所有空地之上已支起了几百顶帐篷,由于考生太多,很多人不得不在更远些的山坡上找块稍平些的地方过夜,一堆堆篝火燃起,景象却也是十分的壮观。

  镇里仅有的两栋像样些的建筑,一栋是镇衙,一栋是酒肆,酒肆两层高,门前是一根七八丈高的旗杆,一溜十几个灯笼沿着旗杆垂下,迎风摇摆的锦旗上绣着个大大的“酒”字。

  不知何故,酒肆中不时透出颜色各异的耀眼光亮。

  一支长长的队伍从酒肆门口弯弯曲曲的一直延到极远处,队伍间每隔几丈就在地面上立着一个挂着灯笼的竹竿,看上去就像一条百丈火蛇。

  二人走进小镇,立刻就被这条火蛇所吸引。

  “如何都在排队进酒肆?”杨不武有些奇怪,就想找个人来问。

  “莫不是排队买酒?”木大元摸了摸脑袋,说出了自己的推测,“应试前的确紧张,不过喝酒压惊也太过了些吧。”

  “排队买酒?”微嘲声从身后传来。

  二人回头。

  一位圆脸少年已走了过来,歪着脑袋看着木大元。

  二人只觉得眼前一片明晃晃,眯眼一看,少年的腰带上镶着数十颗名贵的宝石,不停地闪闪发光。

  定睛一看,这圆脸少年和他们年纪相仿,身形微胖,衣服光鲜华贵,一身珠光宝气,一看就是出生富贵之家,只是如此年少穿戴如此奢华,实在是太过招摇了些。

  杨不武揖手为礼,说道:“我们刚到镇上,见这般情景,确实是有些不解。”

  圆脸少年揖手还礼,不咸不淡地问道:“你们也是来应试的吧?”

  “正是!”

  “那如何不知应试的规制,这是在排队应试啊。”圆脸少年提高声量,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。

  “应试?不是在后日吗?”木大元微怔。

  “后日是没错,可那是正试之日,先要通过潜质初选,才能取得正试的资格。”圆脸少年盯着木大元,就像看着一个白痴。

  潜质初选!

  杨不武明白了过来,接着又问道:“潜质初选在这酒肆中举行?”

  “看来你们是一点功课都没做啊。”

  “确实不知,还请指教。”

  杨不武脸色微窘,这圆脸少年说话是一点也不给人台阶下啊。

  圆脸少年看了一眼远处的酒肆,认真说道:“潜质初选就在这酒肆里举行,自古以来都是如此,这等荒僻之处,哪里真有人来喝酒,这酒肆本就是铁臂剑门设在山门下的一处耳目。”

  木大元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如此,难怪一路上见那么多人垂头丧气,应该都是没有通过潜质初选的考生。”

  “正是如此,铁臂剑门两年一试,对考生的潜质要求极高,哪里是这么容易进的。”圆脸少年语气中带着骄傲。

  他此时方才仔细打量了杨不武二人,眼神十分漠然,似乎不相信他们能通过潜质初选。

  “今日是潜质初选的最后一天,你们赶得倒巧,也不用去寻地方过夜了,就排队等着好了,通过了初选再找地方睡觉,通不过就直接打道回府,就当是祁东一日游了。”

  木大元脸有愠色,心想你怎么知道我们通不过。

  杨不武倒是没有计较,天下之大,有什么脾性的人都不奇怪。

  这少年来自富贵之家,言谈中难免有些傲气,不过人倒是不错,至少见他们不懂,还是很耐心的讲解。

  “多谢指教,杨不武,南林行省平湖郡。”

  “木大元,南林行省平湖郡。”

  他们按路上早已商量好的说词,都以南林行省平湖郡为籍贯。

  “公孙岳,武威行省金水郡。”

  三人互道姓名,便算是认识了,一同排进了潜质初选的队伍中。

  ……

  酒肆中不断向外透出颜色各异的光亮,长长的队伍随着这些光亮的闪现而缓缓向前移动。

  木大元很是疑惑这些光亮从何而来。

  杨不武解释道:“这些光亮应该是测试考生灵修潜质时发出的,不同的颜色就代表了不同的灵修潜质。”

  他在典籍中曾经见过这样的记载,比如应灵木、读心玉、响魂石之类的奇物,就可以测试灵修潜质。

  公孙岳脸色微异地看着杨不武,心想这人还不是想象中的一点见识都没有。

  三人说话间,不断有考生从酒肆中走出,面露欣喜者有之,趾高气扬者有之,唉声叹气者亦有之。

  十人中倒有七八人的脸色有如猪肝,很显然是没有通过潜质初选,有一人瘫倒在地上久久不肯离去,最终被同来的家人劝走,还有一人嚎啕大哭,就要自杀于当场,幸亏有铁臂剑门执事弟子及时出手,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。

  还在排队等待的考生们看着这一幕幕,都有些紧张起来,实际上每位考生都很清楚自己的灵修潜质,也就是天窍中玉瓶的数量,只不过不知道通过初选的标准而已。

  倒是公孙岳十分的洒脱,想必是对自己的灵修潜质十分的有信心。

  他不停地和杨不武二人说着从武威行省一路所见的风物人情,什么从来不走官道,偏往风光秀丽之处行走,遇上极美之处就扎帐观瞻几日,如何如何。

  这哪里像是来应试的考生,倒像是个四处游历的富家公子,不过听他说得绘声绘色,杨不武倒也觉得长了几分见识。

  木大元则是一副不太相信的神色,一个少年穿金戴银,怎可能不走官道,尽往僻静地方行走,就不怕遇上凶悍的劫匪?

  不过,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长凉战事,公孙岳的家乡武威行省正是靠近长凉。

  “战事还在焦灼之中,大楚军队初败后,就退到了长凉靠近武威一带,但自从彭不厌出任镇西大将军后,颓势已止,武威行省的局势也还算平稳……”

  一说起两国战事,公孙岳的话头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,就如同茶社里的说书先生。

  其实他所知也很有限,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是极为跌宕起伏,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场大战一般,顿时吸引了不少考生凑上前来听。

  公孙岳正说得目无旁人,眉飞色舞,一句呵斥声却从身后响起,“大饼脸,能不能不要大声喧哗!”

  ;

我要报错】【 推荐本书
推荐阅读:
潜鳞传 http://m.zzdxss.com/qianlinchuan/